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-j9九游会登陆入口 新闻中心 要闻

南充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逐梦青春

非遗新生代 传承焕新彩-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

2024-06-28 08:56

1

余鑫欣创作中。

2

徐晴剪纸教学中。

3

弋飞制作弋麻饼。

●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治钦/文 受访者/供图

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“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”。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年轻力量,日前,记者走访了南充一些非遗项目的年轻一代传承人,聆听他们的传承故事。

1传统手艺发扬光大

走进川东北特色传统小吃弋麻饼的制作间,烫面、打酥、包酥、和馅、压皮……一道道工序在95后青年弋飞的操作下行云流水。

弋飞是市级非遗项目弋麻饼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。从漂泊在外的文艺青年到回归家乡继承手艺的非遗传承人,弋飞的故事充满了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
“打记事起,我便日日与面粉、白糖和馅料打交道,喜欢玩面团,喜欢新烤出炉的麻饼香……”弋飞告诉记者,一开始家里并没想让他传承这门技艺。2017年,从大学毕业后在重庆漂泊了四年,弋飞进过公司,搞过乐队,做过生意。然而,每当夜深人静时,他总会想起家乡,想起家人在炉火旁忙碌的身影,心中多了一份责任。

2022年夏天,他在父亲准备退休时回到家乡,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,传承弋麻饼制作技艺。

经过一段时间,弋飞有了困惑:如何耐得住这样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平淡乏味,如何让传统技艺被大众接受,如何将古朴技艺变得新潮……

匠心传承,说着容易,坚持很难。弋飞深知,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,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。“很多有经验的人向我建议标准化、机械化。”弋飞告诉记者,在弋麻饼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,他一直觉得必须以传统手工为核心,然后在宣传方式和文化内涵等其他方面创新。

如今,弋飞正前行在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。他相信,用自身的努力和创新精神,一定能够将弋麻饼制作技艺发扬光大。

2指尖“起舞”成就梦想

余鑫欣,南充蜀绘丝绸工艺第三代传承人,其工作室里陈列着她近来的多件蜀绘丝绸工艺首饰,件件精美、时尚。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图案的绘制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蜀绘丝绸工艺的独特魅力。

今年29岁的余鑫欣,从小就对精美的丝绸画作充满了好奇和向往。2022年,有着良好美术基础的她拜师学艺,成为蜀绘大师高作庆的弟子。

刚开始,她觉得只要每日勤学苦练,蜀绘并不难。谁知遇上“上染料”的环节,余鑫欣就屡屡碰壁。“本来以为可以轻车熟路,谁料在进行‘肌理纹印染工艺’时,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。”余鑫欣说,这项工艺是将真丝染料工具结合各种综合技法,在丝绸面料上绘制出层次丰富的色块,再用助剂在色块上渐变出各类肌理花纹。

一开始,余鑫欣将过去学画时了解的纸上染色知识直接应用到绸布上,没想到效果和师父的千差万别。原来,上染料的过程中,她使用颜料的用量、浓度以及丝绸材质,制作时的空气湿度等都会影响肌理效果,这就需要经验的积累。

“接下来大半年时间,我每天都要用掉一块布。因为丝绸和染料都很珍贵,所以每个过程都需要小心翼翼。光是调染料就要大约2个小时。”余鑫欣告诉记者,反复尝试中,她逐渐领悟到蜀绘的精髓,也深深被这门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折服。

非遗技艺不仅需要传承,还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创新。

余鑫欣尝试将所学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、时尚设计等结合,创造出实用、有趣,具有东方美学的文创产品和生活用品,如蜀绘肌理纹首饰、抱枕、雨伞、丝巾等。

除了技艺的创新外,她还积极探索蜀绘丝绸工艺的市场推广,向更多的人展示蜀绘的魅力。同时,她还利用网络平台等渠道,将蜀绘介绍给了更多的年轻人。

3一份热爱一份坚守

仪陇剪纸源远流长,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特色。今年35岁的徐晴,是仪陇剪纸的新一代传承人。

徐晴告诉记者,她自幼便对剪纸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。“儿时,母亲手中织就的毛衣、纳成的鞋底上,那些色彩斑斓、栩栩如生的图案总是让我着迷。”徐晴说,那时她常常找来纸张,模仿母亲作品中的图案,用稚嫩的画笔勾勒出心中的美好。

进入初中后,徐晴有幸接触到剪纸艺术,还遇到了仪陇剪纸传承人袁稚发,并跟随其学习。在袁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从最初的握剪姿势、纸张选择,到复杂图案设计和剪刻技巧,徐晴都用心学习,不断揣摩。

大学毕业后,徐晴虽然选择了不同的职业道路,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剪纸艺术。她积极参与县上的剪纸活动,提升自己的水平。同时,她还利用业余时间,向老一辈剪纸艺人学习,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。

2021年,徐晴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。她成功应聘到仪陇县剪纸博物馆担任讲解员,再次与剪纸艺术紧密相连。这次,她抓住机会向何小锵老师和袁稚发老师系统学习剪纸,并积极参与各种非遗宣传展示活动,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仪陇剪纸传承人。

“从最初的不熟练到逐渐掌握剪纸技巧,经历了无数次苦练。”徐晴说,如今每一次在博物馆讲解后,她都会为游客表演剪纸技艺。她的作品精美细致,栩栩如生,赢得了游客们的称赞。

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,徐晴还走进学校、社区和乡村,通过展览、培训等形式,传授剪纸技艺。此外,她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授课活动,提高公众对剪纸艺术的认知。

“传承非遗,任重道远。非遗传承需要年轻力量,因为非遗传承人的坚守,经典的作品才得以呈现。”徐晴告诉记者,她想尽自己的力量,将这份坚守延续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、欣赏和传承剪纸这一璀璨的传统艺术瑰宝。

■延伸阅读

记者从市文广旅局非遗科获悉,南充市累计公布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45项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,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人,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人,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6人。

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,青年群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他们热情有责任感,积极参与到非遗的学习、传承和推广中来。通过参加各种非遗培训、展示和交流活动,他们不断加深对非遗的理解和认识。同时,用自己的新视野,将非遗与现代设计、科技手段结合,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,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未来,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依然漫长,但只要年轻一代能够积极参与,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力量,相信定能推动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。

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-j9九游会登陆入口
相关新闻
网站地图